2020年12月1日 星期二

【衛教專欄】聆聽是醫治的開端:吃電台藥的老太太

行醫快要十年,我一直在操練自己「聆聽病人」的功夫。這並不是說我做得很好;相反地,我常常是在聽到病人說了一些我以前沒想過的事情,才恍然大悟「這麼重要的資訊,以前我怎麼不太關心?」我慢慢有了新的體悟:病醫溝通中的「聆聽」不只代表醫師得注意聽病人講話而已,還須懂得如何問問題。因為很多事情醫師不問,病人也不知道要說。

這天上午,田老太太拄著拐杖,由兒子扶進診間。老太太的抽血報告什麼都好,就是血糖高,而且不是普通的高──她的糖化血色素極少低於 10%,這天也不例外。據兒子說,老太太每天都吵著要買(地下)電台推銷的止痛藥;這些藥物通常含有高劑量類固醇,治療痠痛和疑難雜症一帖見效,但藥吃久了,副作用就一一出現,其中也包括居高不下的血糖值。

「醫師,你要叫她不可以再吃電台藥了,因為我們家屬講她她不會聽,而且還會跟我吵架。」兒子趁機告狀,病人一面不好意思地拿拐杖敲他的小腿,示意他別再講了,一面悠悠地說:「我不吃的話,會艱苦(不舒服)啊!」言下之意:不吃怎麼可以呢?若是數年前,我大概會判斷這病人頑冥不靈,接著用更多科學知識對她「曉以大義」:吃藥血糖會高,血糖高久了會血管堵塞,會中風!會截肢!會洗腎!云云。但今天老太太的話突然引起我另一番興趣:她說的不舒服究竟是哪裡不舒服?怎樣不舒服?我以前怎麼都沒問過?

於是我便問了她。她隨即指出是她左肩膀和左後頸痠痛。咦,比起有些病人會說「全身都不舒服」,田老太太的症狀豈不相對好處理?我於是探了她幾個穴位,花了幾分鐘簡單徒手治療,放鬆氣結點。老太太原先緊繃的臉色明顯舒緩,含蓄地說:「我痛了幾十年,從來沒給人這樣按過!」她也不說效果好或不好,但言下之意應該是正面評價吧!這時我才順勢切入:「阿婆,你吃藥之後,沒多久又再痛了,你自己想想效果好嗎?倒不如每次痛的時候,叫你兒子載來讓我幫你處理吧!」

田老太太離開了診間。幾十年的積習,我也沒把握一次看診能改變她多少。但至少我不再把她當作「無知、不講理、固執的老人」,而是先肯認她的決定也是基於理性和知識的判斷,聽聽她做決定的理由,然後再想想怎麼協助她解決她的困擾。我想這是病醫關係良性互動的發韌,也是真正醫治的開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