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月26日 星期日

過年期間三招不胖:輕鬆過節不發胖的秘訣

農曆新年是團聚歡慶的時刻,也是大吃大喝的高峰期。不少人過完年後都會驚訝地發現體重悄悄增加了。其實,想要在過年期間避免發胖並不難,今天黃醫師來跟大家分享,只要掌握以下三個簡單的原則,就能開心過節,健康不發胖。

第一招:記住,你吃進去的熱量,永遠比你以為的多

有研究顯示,我們幾乎都會低估自己每天攝取的熱量。一項研究邀請10位參與者(包含專業營養師)回顧自己一天的飲食並估算熱量攝取,結果發現即使是專業人士,也平均低估了 200大卡,而一般人則可能低估高達 500大卡!這說明,我們「吃得不多」的自我感覺,其實很可能是錯的。

怎麼避免這個陷阱呢?
首先,要改變思維。與其告訴自己「我只吃一點點」,不如提醒自己「我可能吃得比想像中多」。這樣的心態能幫助我們更加自覺地節制飲食。其次,不應以「有沒有吃飽」為判斷標準,因為許多超加工食品會誘發持續的食慾,讓我們在無意識中攝取過多熱量卻依然感到不飽足。

如何增加飽足感?
選擇富含蛋白質的食物(如魚肉、豆腐、雞蛋)和高纖維蔬菜,這些食物能提供長時間的飽足感,並幫助穩定血糖。相較之下,年糕、餅乾等高碳水化合物則容易讓人快速感到飢餓,應該少量攝取。

第二招:常問自己,我是在吃營養,還是在吃純開心?

過年應景的佳餚琳瑯滿目,但不妨在拿起每一口食物前,先問問自己:「這是為了攝取營養,還是純粹為了享受?」
例如,象徵「年年有餘」的魚富含蛋白質和Omega-3,是營養食物;而糖果、甜點則屬於娛樂性食物,主要是滿足味蕾的快樂。

不過,營養和娛樂的界線有時並不明顯。例如,水果和堅果確實含有豐富的營養,但如果攝取過量,超出的部分也僅僅是多餘的熱量。此外,像年糕、湯圓這類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雖然能提供能量,但它們的主要功能仍偏向娛樂性,而非營養補充。

怎麼辦?
最重要的原則是「淺嚐即止」。可以適度享用年節美食,但記得以粗食和原型食物(如蔬菜、水果、未加工的肉類)為主,這樣不僅能攝取更完整的營養,也能避免熱量攝取超標。

第三招:告訴自己,多餘的熱量,吃不吃都是浪費

過年期間,食物禮盒、祭拜供品常常堆滿桌,導致許多人抱著「丟掉太可惜」的心態,把過多的食物吃進肚子。但事實上,多餘的熱量,不論吃下去還是丟掉,都只是一種浪費
吃進去的多餘熱量,不僅會轉化為脂肪,還會對健康造成負擔,增加三高(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)等慢性病的風險。

如何解決這個問題?
與其勉強自己「清空冰箱」,不如痛下決心,少量但有計劃地備餐或分送給他人。下次購買食物時,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計劃,避免囤積過多的食材。這樣不僅能減少浪費,也能避免因囤積過多食物而造成的熱量超載。

小結

過年吃喝歡樂無需以健康為代價。記得以下三招:

  1. 認清自己的熱量攝取比想像中多,學會控制份量。
  2. 分清營養與娛樂性食物,淺嚐即止。
  3. 理性面對食物浪費,避免熱量負擔。

只要心態正確、方法得當,就能在享受佳節氣氛的同時,保持健康體態,迎接新的一年!

參考文獻:

  1. Thanarajah E, Sharmili S, et al. Habitual daily intake of a sweet and fatty snack modulates reward processing in humans. Cell Metab. 2023 Apr;35(4):571-584.e6. doi: 10.1016/j.cmet.2023.02.015.

  2. Hall KD, et al. Ultra-processed diets cause excess calorie intake and weight gain: an inpatien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d libitum food intake. Cell Metab. 2019 Jul;30(1):67-77.e3. doi: 10.1016/j.cmet.2019.05.008.

  3. Schoeller DA. How accurate is self-reported dietary energy intake? Nutr Rev. 1990 Oct;48(10):373-9. doi: 10.1111/j.1753-4887.1990.tb02882.x. PMID: 208221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