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23日 星期日

認識第3c型糖尿病:一種容易被忽略的糖尿病

當提到糖尿病時,大多數人會聯想到常見的第1型糖尿病(T1DM)或第2型糖尿病(T2DM)。然而,還有一種較少被提及的糖尿病——T3cDM(胰臟外分泌病變所致糖尿病),正逐漸受到醫學界的重視。在下面文章裡,黃亮維醫師將介紹T3cDM的特徵、診斷方法、治療及生活管理重點,幫助您更全面地認識這種疾病。

T3cDM 與 T1DM、T2DM 的差異

T3cDM與其他糖尿病的最大不同在於其發病原因及臨床特徵:

特徵 T1DM T2DM T3cDM
發病原因 自體免疫攻擊胰臟胰島細胞 胰島素阻抗及胰島素分泌不足 胰臟炎、胰臟手術、胰臟癌等胰臟病變導致胰臟結構受損
起病年齡 多在年輕時發病 年紀愈大愈易發病 與胰臟疾病相關,無特定年齡
治療特點 需依賴胰島素治療 以口服藥物為主,胰島素為輔助 多數患者需要胰島素,且血糖波動大
其他特徵 易發生酮酸中毒 可能伴隨肥胖、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 常有胰臟外分泌功能障礙,易有消化吸收不良


如何診斷 T3cDM?

T3cDM的診斷較為複雜,除了必須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外,還必須考慮下列診斷工具:

  1. 胰臟外分泌功能不足的證據:使用糞便彈性酶1(FE1)檢測,若FE1 < 200 μg/g,表示胰臟外分泌功能不足。
  2. 胰臟影像學異常:如胰臟炎後纖維化、胰臟萎縮、胰臟手術後的結構變化等。
  3. 排除 T1DM 相關的自體免疫指標(如胰島細胞抗體檢測)。

治療上的注意事項

T3cDM患者的治療方式需兼顧血糖控制及消化功能維持,有幾個必須特別考慮的面向:

  1. 胰島素治療

    • T3cDM患者早期通常需要胰島素治療。由於患者可能同時存在胰島素抗性及胰島素分泌不足,治療時需格外注意血糖波動。
    • 定期監測血糖並配合醫師調整胰島素劑量,避免低血糖或高血糖風險。
  2. 胰臟酵素替代療法(PERT)

    • 若患者合併胰臟外分泌功能障礙,可能必須服用消化酵素來協助脂肪、蛋白質等營養素的消化吸收。此類藥物需隨餐服用,以確保效果。
  3. 脂溶性維生素補充

    • 胰臟功能不足可能導致維生素A、D、E、K吸收不良,患者可能需額外補充以維持健康。

生活管理上的注意事項

T3cDM患者的血糖波動比T2DM患者更大,因此生活保養的重點也會有些許差異:

  1. 飲食管理

    • 可考採慮取少量多餐的進食模式,避免一次攝入過多脂肪及碳水化合物,以減輕胰臟負擔。
    • 優先選擇低升糖指數(GI)的食物,如全穀類、蔬菜及豆類。
    • 若有消化不良症狀,建議隨餐服用胰臟酵素,以提高營養吸收率。
  2. 規律運動

    • 中等強度的運動(如快走、游泳)有助於提升胰島素敏感性及穩定血糖,但需避免過於劇烈的運動,以免引發血糖波動。
  3. 戒除菸酒

    • 酒精性胰臟炎患者應完全避免酒精,以減少胰臟進一步受損的風險。
    • 吸菸會進一步損害胰臟功能,應完全戒除。
  4. 定期檢查

    • 急性胰臟炎患者應在發作後1年內接受血糖篩檢,並持續每年檢查。
    • 高風險族群(如曾發生嚴重急性胰臟炎或酒精性急性胰臟炎患者)則需更密集地接受檢查。

結語

T3cDM是一種較少被認識的糖尿病類型,與T1DM、T2DM相比,其診斷更具挑戰性,且在治療上需同時兼顧血糖控制及消化功能維持。對於曾患有急性胰臟炎、接受過胰臟手術,或有胰臟疾病病史的人群,了解並警覺T3cDM的風險將有助於早期診斷及妥善治療。若有疑慮,歡迎來諮詢黃亮維醫師,以獲得更適切的建議。

參考文獻

Richardson A, Park WG. Acute pancreatitis and diabetes mellitus: a review. Korean J Intern Med. 2021;36(1):15-24. doi:10.3904/kjim.2020.50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