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

控制高血壓以降低中風風險

中風是突發的血管性事件,因血管阻塞或破裂出血,導致急性腦部神經損傷。一旦發生中風,即可能留下後遺症,將近一半的病人受永久神經損傷之苦,包含語言、吞嚥功能受影響,手腳行動不便,半身癱瘓,甚至失智症、死亡。因此,中風的預防愈發顯得重要中風的危險因子很多,我們可控制的因子有:三高(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),抽菸,肥胖,久坐,不良飲食;無法控制的因素有:年紀,性別,家族史,基因,心律不整,心臟瓣膜疾病等。

許多中風患者有高血壓的問題,高血壓患者中風的風險增加了3-4倍。高血壓會使血管的管壁增厚、管徑縮小、數量減少、內皮細胞受傷,造成動脈粥狀硬化。血管負責將血液、氧氣、養分等送到大腦,若此通路不順暢,大腦便會受到影響,完全阻塞就形成缺血性中風,腦細胞死亡;血管在高壓下也容易破裂出血,而形成出血性中風,腦細胞也會死亡。即使經過治療,腦細胞一旦受損,便很難再回復。要避免中風的威脅,最簡單的是做好血壓的量測與治療。

第一段談過中風的危險因子,現在我們來檢視高血壓有哪些相關因子(1) 可以改變或治療的:糖尿病,高血脂,抽菸,肥胖,久坐,不良飲食;(2) 不易改變或治療的:年紀,性別,家族史,慢性腎臟病,睡眠呼吸中止症。我們可以發現,中風和高血壓的危險因子幾乎完全一樣,因為都跟血管健康有關

該如何避免高血壓,或將血壓控制好,以降低中風的風險呢?

均衡飲食:多吃蔬菜水果,全穀類,堅果,低脂乳製品,魚類。減少攝取過多鹽分,紅肉,肥肉,加工肉品,反式脂肪食品,含糖飲料,過量的酒精

運動/避免久坐:運動能幫助改善血壓、減重、減少壓力累積。之前流行「333(每週運動3次,每次超過30分鐘,心跳達到每分鐘130),現在建議提升為「533(每週運動5次或每週運動150分鐘以上,每次超過30分鐘,心跳達到每分鐘130)。但其實不用過於糾結333533,每天能運動5-10分鐘也比整晚坐著滑手機來的好。一開始的標準太嚴格,反而不容易培養固定的運動習慣,大家可根據體力逐步加強運動時間及強度。

維持健康體重:藉由飲食控制、充足的運動,甚至藥物幫助,維持適當的體重,不只體態輕盈、變得較有活力,也能減輕心臟的負荷。

舒緩壓力:長期的壓力會讓身體處在緊繃狀態,影響體內賀爾蒙的釋放,進而影響心跳血壓。足夠的睡眠、規律的運動、與親友聊天,或參加放鬆身心的活動,都有助於緩解壓力。

戒菸:吸菸會加速血管的動脈粥狀硬化,不但使血壓上升,同時也是中風和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。戒菸能幫助減緩血壓心跳,還能增加血液的氧含量,有益於血液循環。



📙
參考資料:

  1.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
  2. Syukriyah, Sarah & al Fauzi, Asra. (2024). Hypertension as a risk factor in stroke: An overview. World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and Reviews. 21. 2370-2372. 10.30574/wjarr.2024.21.1.0204.
  3. Cipolla MJ, Liebeskind DS, Chan SL. The importance of comorbidities in ischemic stroke: Impact of hypertension on the cerebral circulation.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. 2018 Dec;38(12):2129-2149.

 

📍關鍵字:
#中風 #高血壓 #均衡飲食 #運動 #健康體重 #舒緩壓力 #戒菸 #Stroke #Hypertension #BalancedDiet #Exercise #HealthyWeight #ManagingStress #QuitSmok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