✨什麼是頸源性頭痛?
頸源性頭痛屬於「次發性頭痛」,意思是說它是由其他身體病變所引起的頭痛,而不是單純的頭痛疾病。顧名思義,它的疼痛來源在「頸椎」。流行病學研究顯示,在慢性頭痛患者中,大約有 15–20% 屬於頸源性頭痛。典型的表現是單側頭痛,常常從頸部或後腦勺開始,向同側的太陽穴、眼睛周圍甚至額頭擴散。疼痛通常是一種鈍痛或壓迫感,轉頭、低頭、仰頭等動作常會讓頭痛加劇。患者同時還可能感覺到脖子僵硬、活動受限,有時肩膀或手臂也會覺得不舒服。
✨為什麼會出現頸源性頭痛?
頸源性頭痛的發生,主要與神經解剖位置有關。上頸椎的神經(C1–C3)和掌管臉部感覺的三叉神經(Trigeminal nerve)在脊髓中有交會點,當頸椎結構發生病變時,這些疼痛訊號可能被轉送到頭部,造成患者感受到頭痛。常見的原因包括:頸椎關節退化、椎間盤突出或椎管狹窄、外傷、長期姿勢不良、肌肉與韌帶拉傷、顳顎關節疾病等等。
✨如何診斷?
診斷頸源性頭痛並不容易,因為它和偏頭痛、緊張型頭痛的症狀很像。醫師通常會從病史與身體檢查開始,觀察頭痛是否隨頸部活動加劇,並檢查頸部活動度是否受限。必要時可搭配頸神經阻斷術、超音波、磁振造影等檢查,來幫助找出疼痛來源。
✨如何治療?
治療上通常是「先保守,後介入」。一開始會建議物理治療,包括牽引、運動矯正與姿勢調整,搭配口服藥物,許多人能因此得到改善。若效果有限,可以考慮進一步的注射治療、高頻熱凝療法。若是患者合併嚴重的頸椎壓迫或神經病變時,須考慮手術處理。
✨總結
如果你長期頭痛,特別是伴隨脖子僵硬、活動受限,甚至有肩膀或手臂疼痛,千萬不要只當作偏頭痛處理,建議找專科醫師檢查,才能對症下藥,改善生活品質。
2. Lefel N, van Suijlekom H, Cohen SPC, Kallewaard JW, Van Zundert J. 11. Cervicogenic headache and occipital neuralgia. Pain Pract. 2025 Jan;25(1):e13405.
📌關鍵字:
#頸源性頭痛 #次發性頭痛 #頭痛 #CervicogenicHeadache #SecondaryHeadache #Headach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