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7月6日 星期六

皮蛇纏身怎麼辦?讓我們一起認識帶狀疱疹

 

「帶狀疱疹」俗稱「皮蛇」
,是一種病毒感染,因為在皮膚上呈現帶狀分布,很像一條蛇的形狀而得名,皮膚上的水泡會被當作蛇的眼睛,長輩們也提醒要注意蛇的眼睛,小心皮蛇的蔓延,若被繞成一整圈就危險了。「皮蛇」讓我們看到先人命名時的幽默,但其實跟蛇沒有關聯性。 

「帶狀疱疹」(Herpes zoster, Shingles) 是因「水痘帶狀疱疹病毒」(Varicella Zoster Virus, VZV) 感染所致,從病毒的名稱可看出,跟我們小時候得的「水痘」(水珠) 是同一種病毒。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研究報告指出,台灣人得到帶狀疱疹的機率是32.2 %,每3人就有1人終其一生可能得到帶狀疱疹,盛行率隨著年紀、慢性病而增加。現在50歲以上的國人小時候大多感染過水痘,病毒會潛藏在神經節,待我們壓力大、作息不正常、免疫力下降時,病毒再次活化,復發皮膚病灶。

帶狀疱疹感染,常發生於胸背、腰腹、臉部、脖子,或手腳。水泡及紅疹通常會呈現帶狀分布 (沿單側神經節區域分布),產生刺麻疼痛感,水泡可能會化膿,甚至破掉潰瘍,之後會逐漸結痂。皮膚症狀痊癒後,還可能出現「帶狀疱疹後神經痛」(postherpetic neuralgia, PHN)。發生神經痛的機率,與慢性病、免疫力、年紀增加等相關。這是種很不舒服的痛,會像針刺、刀割,或像火在燒、發熱的感覺,而且可能持續數個月到數年不等,會對生活品質造成重大影響。

因此,若發生單側、帶狀分布的皮膚病灶,要注意是否得到帶狀疱疹了,應立即就醫,即早服用抗病毒藥物。帶狀疱疹一般是單側分布,很少會如長輩提醒的繞成一圈,但若真的兩側都有,像被繞成一圈一般,可能是免疫力低下造成較嚴重的感染,更要趕快就醫。另一種也要提高警覺的,是眼睛周邊的疱疹,延誤治療的話,可能影響視力,病毒甚至會侵犯大腦,造成病毒性腦炎。治療之外,現在也有帶狀疱疹疫苗可以做到事先預防,50歲以上的長者或是有慢性病、長期作息不正常的族群,建議可施打疫苗,以達最好的保護效果,減少帶狀疱疹,也避免疱疹後神經痛之發生。

帶狀疱疹該如何預防呢?打疫苗之外,基本的健康原則一樣要注意喔:
1. 充足規律的睡眠,盡量不要熬夜
2. 每周至少運動3次,能每天運動更好
3. 營養、均衡的飲食
4. 找到自己排解壓力的方式 (但不能因而影響睡眠、運動的時間)

 

* 參考資料: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

* 關鍵字:
#帶狀疱疹 #皮蛇 #病毒 #帶狀疱疹後神經痛 #疫苗 #HerpesZoster #Shingles #VZV #PostherpeticNeuralgia #Vaccine

2024年6月24日 星期一

打破久坐的幾個方法

「打破久坐」是最近幾年不論在血糖控制或預防醫學界,都不斷強調的理念。黃醫師先前寫過幾篇文章來講解久坐的壞處,以及打破久坐對新陳代謝的好處。隨著科學家對「久坐」有更深入的了解,黃醫師在這邊也要分享一些最新的觀念。

久坐行為(sedantary behavior)不等於缺乏活動(inactivity)

目前國際上對於「久坐行為」有嚴謹的定義:任何清醒狀態下的行為,不管是坐著、躺著或其他姿勢,只要能量消耗未達 1.5 MET(metabolic equivalent task,代謝當量),就屬於「久坐行為」。常見的久坐行為包括看電視、玩電子遊戲、使用電腦、在學校、職場、或交通工具裡坐著。

缺乏活動(inactivity)指的則是缺乏中高強度的體能活動。

舉例而言,假設黃醫師今天坐著看診四小時,下班以後去健身兩小時,回家又坐著追劇四小時,那麼黃醫師這一天就是有高比例的久坐行為,但同時又不能算是缺乏活動(因為有去健身)。即使健身了兩小時,但因為實在坐得太久了,所以健身兩小時為健康帶來的好處,也不見得能夠抵消久坐對身體的傷害。也就是說,「久坐」本身必須要打破才行。

久坐對健康的影響

久坐生活方式對健康有多種負面影響,以下是一些關鍵數據和影響:

  1. 全死亡率:長時間的久坐行為與全死亡率顯著相關。每天坐超過10小時的人與每天坐不到5小時的人相比,全死亡率增加了16%(OR, 1.16; 95% CI, 1.04-1.29; P<0.05)。看電視時間超過6小時的人比看電視不到2小時的人全死亡率高兩倍(HR, 1.98; 95% CI, 1.25-3.15)。

  2. 心血管疾病(CVD):久坐行為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即使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,這風險仍然無法消除(HR, 1.29; 95% CI, 1.27-1.30; P<0.001)。

  3. 糖尿病(DM):久坐時間越長,第二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越高(HR, 1.91; 95% CI, 1.64-2.22)。即使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,這風險仍然無法消除(HR, 1.11; 95% CI, 1.01-1.19; P<0.001)。

  4. 高血壓(HTN):久坐生活方式通過改變心輸出量和總外周血管阻力,顯著影響血壓。久坐行為與高血壓風險直接相關(HR, 1.48; 95% CI, 1.01-2.18; P=0.03),非互動性久坐行為(如看電視、睡覺)比互動性久坐行為(如開車、使用電腦)風險更高。

  5. 癌症風險:長時間的久坐行為與多種類型癌症的發病率相關,如結腸癌、子宮內膜癌、卵巢癌等。久坐行為使癌症風險增加了13%至20%。

  6. 代謝疾病:久坐行為與代謝功能障礙密切相關,包括血液三酸甘油酯濃度升高、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HDL-C)濃度降低和胰島素敏感性降低。久坐行為顯著增加了新診斷的血脂異常風險(OR, 1.17; 95% CI, 1.00-1.36)。

  7. 憂鬱症:久坐行為(如看電視、聽音樂、坐著聊天)與憂鬱症風險顯著相關(RR, 1.18; 95% CI, 1.07-1.30)。

  8. 肥胖:久坐時間與腰圍顯著相關。腰圍隨著久坐時間的增加而增加(腰圍增加3.1 cm,隨著久坐時間增加10%)。

如何打破久坐:幾點建議

  1. 增加體力活動
    • 每週進行150-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體力活動(moderate physical activity, MPA)或75-150分鐘的高強度體力活動(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, VPA)。
    • 即使不能達到上述標準,進行任何程度的輕度體力活動(light physical activity, LPA)也有助於健康。
  2. 減少久坐時間
    • 盡量減少每天坐着的时间。包括在工作、通勤和休息期間,都應避免長時間連續坐著。例如:一邊看電視可以一邊做超慢跑。
    • 將久坐行為與短暫的體力活動相間隔進行(例如趁電視廣告時間做開闔跳)。
  3. 改變久坐行為的類型
    • 儘量避免長時間看電視等被動性久坐行為。
    • 閱讀書籍、解謎、與照顧者交流等活動是比看電視或玩電子遊戲更積極的久坐行為。
  4. 特定族群的建議:
    • 兒童和青少年:發展整體的積極生活方式,包括體育、步行和騎自行車。
    • 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:在情況允許的範圍內參與體力活動,有動總比不動好。
  5. 工作及生活硬體的調整
    • 利用辦公室內也能做的健身器材,如桌下踏步機,邊打電腦邊踩,每小時10-15分鐘。
    • 設定鬧鐘,每一小時起來走動五分鐘,裝水或上廁所。
    • 把電動玩具的遊戲改成有助體能活動的項目(如:健身環)。
這些措施,有哪些是您已經在進行的呢?有哪些是您還沒做,但覺得可以試試看的呢?不妨從現在開始,挑一兩樣您覺得做得來的,立刻進行改變吧!

參考文獻:Park, J.H., Moon, J.H., Kim, H.J., Kong, M.H. and Oh, Y.H. (2020) 'Sedentary lifestyle: Overview of updated evidence of potential health risks', Korean Journal of Family Medicine, 41(6), pp. 365-373. doi: 10.4082/kjfm.20.0165.

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

偏頭痛不吃藥,我該怎麼做?

 


偏頭痛是很特殊的頭痛類型,現在有很多新興藥物可以治療和預防偏頭痛。不過,許多頭痛患者會希望能減少吃藥的頻率和對藥物的依賴,希望在吃藥以外有更多的主導權。今天讓我們來看看偏頭痛如果不吃藥,有哪些可以自己調整或掌握的。

 

* 可能導致偏頭痛發作的食物:

1. 3C食物:巧克力、起司、柑橘類水果 (chocolate, cheese, citrus)。在網路上可能會查到這些食物與偏頭痛有關,但這主要是西方的狀況,3C食物對亞洲國家的民眾來說,影響沒有很大。

2. 加工製品或食品添加物,特別是硝酸鹽加工食物 (香腸、培根)、人工甘味劑 (味精)

3. 酒精,特別是紅酒。紅酒中的成分會抑制ALDH2 (aldehyde dehydrogenase 2),進而造成後續的頭痛產生。因此,有頭痛問題的人,千萬不要想靠喝酒來躲避頭痛。

 

* 可能可以改善偏頭痛的食物或營養素:

單一營養品或保健食品,例如:維生素B2、鎂,可能對頭痛改善有部分效果。但從飲食習慣調整,會是更有效、也更健康的方法。目前研究顯示,Omega-3Omega-6的飲食 (H3-L6 diet),能有效減少偏頭痛患者的每月頭痛天數。深海魚類富含Omega-3,尤其是鯖魚、秋刀魚、大西洋鮭魚、大黃魚等,可多多食用。相對的,我們要避免Omega-6的攝取,少吃精緻加工食品,少用大豆沙拉油、棕櫚油、花生油等油品。平常的食用油,建議以單元不飽和油 (橄欖油、苦茶油等) 為主,可提高體內的Omega-3含量、減少Omega-6的形成。

 

* 運動

對偏頭痛有幫助的運動,主要分兩大類:有氧運動和瑜珈。有氧運動 (如:快走、慢跑、腳踏車等),建議每週三次、每次至少30分鐘。瑜珈能幫助我們放鬆,建議每週五次、每次60分鐘。時間允許的話多運動,可改善偏頭痛的頻率、嚴重度與發作時間。

 


每個人之間都存在著差異,偏頭痛的誘發因子也不盡相同,病友可自己做紀錄,注意日常飲食有哪些可能誘發頭痛之產生。若頭痛已影響到日常生活,還是需要搭配急性止痛或預防藥物之服用。上述的飲食、運動等生活型態調整,若加上適當的藥物使用,對偏頭痛的控制及預防將能發揮更大的效果。

 

 

* 參考資料:
台灣頭痛學會。2022 台灣頭痛學會民眾衛教手冊

  

* 關鍵字:
#偏頭痛 #頭痛 #不吃藥 #飲食 #運動 #有氧運動 #瑜珈 #Migraine #Headache #NonPharmaceutical #Diet #Exercise #Aerobic #Yoga

2024年6月10日 星期一

認識「熱量密度」,輕鬆無痛減重!

減重最核心的概念就是「熱量赤字」。但熱量赤字這個觀念,說得容易,做起來卻不簡單。原因之一,就是很多人會覺得「要做到熱量赤字,是不是代表從現在開始得餓肚子?」今天黃醫師就來藉由「熱量密度」這個概念,跟大家談談「減重的時候,怎樣可以讓自己不要餓肚子」。

什麼是熱量密度

「熱量密度」就是每公克的食物所含有的卡路里。如果你手上的食物剛好有營養標示,那就很簡單,只要看營養標示上面「每100公克」是多少大卡,用大卡數除以100,就是熱量密度了。例如我今天晚餐飯後吃了一小杯優格當點心,營養標示每100公克含86大卡,那熱量密度就是 86 ÷ 100 = 0.86(大卡/克)。

所有營養素裡面,熱量密度最高的是脂肪,9 大卡/克;最低的是水,0 大卡/克。介於中間的營養素,分別有:酒精 7 大卡/克;醣類(碳水化合物)4 大卡/克;蛋白質 4 大卡/克;纖維質 2 大卡/克。

熱量密度與減重

所有的食物,依照組成的營養素比例不同,熱量密度都落在 0–9 大卡/克之間。熱量密度高的食物,就是「只吃一點點就吃進去許多熱量」,一個好例子是馬卡龍,雖然只有一小顆,一口就沒了,但是熱量卻高達 50–70 大卡,吃四顆就相當於一碗飯的熱量;反之,熱量密度低的食物,就是「吃了一大堆才吃進去一點點熱量」,例如蔬菜,大部分蔬菜的熱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。

所以,減重的時候怎樣可以讓自己不要餓肚子?很簡單,只要儘可能多攝取低熱量密度的食物,就會更容易有飽足感。我們可以按照熱量密度,把食物分為四大類:

第一類「極低熱量密度」(< 0.5 大卡/克;每 100 克未滿 50 大卡):水、高湯、蔬菜、某些水果(香瓜、木瓜、西瓜、草莓、哈密瓜、芒果、檸檬、李子、芭樂、枇杷、柚子、鳳梨、橘子、葡萄、蜜桃、櫻桃、柳橙。(以上依熱量密度由低到高排序)

第二類「低熱量密度」(0.5–1.5 大卡/克;每 100 克 50–150 大卡):蘋果、火龍果、桑椹、龍眼、荔枝、山竹、石榴、柿子、雪梨、紅毛丹、冬粉、香蕉、棗子、米飯、麵線、鍋燒意麵、蕎麥麵、烏龍麵、拉麵、米粉。(以上依熱量密度由低到高排序;飯、麵皆以煮熟後的重量計算)

第三類「中熱量密度」(1.5–4.0 大卡/克;每 100 克 150–400 大卡):榴槤、油麵、菜包、酪梨、椰子、酸種麵包、吐司麵包、雞絲麵、蛋餅、水餃、肉包、雜糧麵包、堅果麵包、克林姆麵包、紅豆麵包、蔥花麵包、菠蘿麵包、泡麵(看品牌而定)。(以上依熱量密度由低到高排序;麵皆以煮熟後的重量計算)

第四類「高熱量密度」(4.0–9.0 大卡/克;每 100 克 400-900 大卡):泡麵(看品牌而定)、洋芋片、巧克力、炸物、餅乾。

減重時,原則上多多攝取極低和低熱量密度食物,避免中高熱量密度的食物,就會自然而然地,既有飽足感又能瘦身了!不過有一點要注意,就是營養還是要均衡,該攝取的澱粉類還是要攝取,可別把水果當成正餐囉!

2024年6月1日 星期六

頭很暈會是中風嗎?


頭很暈有可能是中風了嗎?「頭暈」、「暈眩」、「眩暈」有什麼不一樣?這些語詞我們經常交替著使用,它們所代表的是一樣的意思嗎?

「頭暈」是幾乎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的,但頭暈變化多端、有各種可能病因要考慮。頭暈又稱作「暈眩(Dizziness),可以細分成四種不同的類型:

  1. 眩暈(Vertigo),約45-55%
  2. 不平衡感(Disequilibrium),約10-15%
  3. 快昏倒的感覺(Presyncope),約10-15%
  4. 頭重重的感覺(Lightheadedness),約10%


眩暈」可分為「周邊型眩暈」和「中樞型眩暈」,是一種本身或周遭環境在移動的錯覺,可能伴隨天旋地轉、噁心、嘔吐、像地震的感覺。「周邊型眩暈」一般是耳朵問題造成的(如:梅尼爾氏症、耳石脫落),想吐的感覺較強烈,容易合併耳鳴、耳悶感、聽力下降,與頭部動作、姿勢變化有關。「中樞型眩暈」可能是因偏頭痛、中風、腫瘤等因素所致,暈跟吐的程度沒有周邊型嚴重,另外可能會伴隨頭痛,或是單側手腳力氣改變、口齒不清等症狀。

不平衡感」通常在站立、行走時發生,覺得平衡感不好、搖搖晃晃的,坐著或躺著時比較不會感到不舒服。可能病因非常多,例如: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、肌少症、視力問題,或巴金森氏症等之影響。

快昏倒的感覺」是指眼前一片黑或一片白,快昏倒、站不住的感覺。一般是心血管問題造成的,如:心律不整、主動脈狹窄、後腦循環不全。另外有些人是因為「血管/迷走神經失調」,可能會因為突然害怕驚嚇的情緒(例如打針、看到血),或是用力解便、劇烈咳嗽之後發生。

頭重重的感覺」,暈的症狀較輕微,不大影響生活,但覺得頭重腳輕,或是頭有點晃。一般跟壓力、緊張、焦慮,或自律神經失調、睡眠不足有關。除此之外,也可能是因為低血糖、貧血等內科問題而造成頭暈。

暈眩的原因非常多元,看到這裡可能頭都暈了,若真的遇到暈眩問題,建議還是尋求神經內科醫師處理。自己平常也可做好健康管理,避免頭暈發生:

  1. 低鹽、低糖飲食
  2. 拒絕菸酒
  3. 減少攝取咖啡因
  4. 多吃蔬果
  5. 充足睡眠、適度運動
  6. 避免過度疲累或壓力




 
參考資料:
  • Louis, Mayer, Noble. (2021). Merritt’s Neurology (14th ed.). Wolters Kluwer.
  • Lyons, McDonnell, Schmidt. (2022). The Washington Manual of Outpatient Internal Medicine (3rd ed.). Wolters Kluwer.
  • Muncie HL, Sirmans SM, James E. Dizziness: Approach to 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. Am Fam Physician. 2017.
  • Post RE, Dickerson LM. Dizziness: a diagnostic approach. Am Fam Physician. 2010.

  

關鍵字:
#頭暈 #暈眩 #眩暈 #不平衡感 #快昏倒的感覺 #頭重重的感覺 #Dizziness #Vertigo #Disequilibrium #Presyncope #Lightheadedness

2024年5月26日 星期日

有沒有「最好的」一套減重飲食?談談飲食大原則

上回黃醫師與大家分享減重飲食的碳水與脂肪比例,其實沒有所謂固定的黃金比例。那麼到底有沒有所謂「最好的」一套減重飲食?今天黃醫師就要進一步來跟大家解析;同時也會順便談到飲食研究的先天限制。

飲食研究的先天限制

身為講求實證的臨床醫師,黃醫師剛開始做減重營養學的時候非常不習慣。原因在於,營養學的臨床研究,受試者常常只有數十至一兩百人之間,比起藥物臨床試驗動輒數千位受試者的規模,可差得遠了。這樣小規模的研究,做出的結果可信嗎?要我怎麼去說服患者呢?後來慢慢明白了,營養學研究與藥物研究的確不能等量齊觀,因為要受試者長期遵循同一套飲食模式,遠比讓他長期服用同一款藥物,來得困難太多。加上營養學研究能投入的資本遠低於藥物開發,所以當然常常只能做小規模的觀察性研究,而研究結果的證據力,自然遠低於藥物臨床試驗了。

不過這並不代表營養學研究沒有參考價值。長期累積的多篇研究成果下來,我們雖然認為並沒有適用於所有人的「最好的」減重飲食,但還是能夠勾勒出一套「優良的」減重飲食的原則。

減重飲食四大原則

一、攝取大量植物性營養。植物性營養包含蔬菜、全穀雜糧、水果、堅果類。它們富含大量纖維、維生素、礦物質、和植化素。並且它們所含的熱量相對比較低。黃醫師會建議想減重的朋友可參考國健署《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》以及醫療團隊的建議來攝取。

二、足量優質蛋白質。國健署建議成年男女每天分別攝取約 70 克與 60 克的蛋白質(可依據體重做微調)。大部分的人其實都必須餐餐注意,才能達到這個量。在減重的時候,尤其必須天天留心。所謂優質蛋白質,就是來自黃豆、蛋、白肉;另外黃醫師個人建議,可以購買市售的乳清蛋白粉,每天額外泡一杯來飲用。

三、限制飽和脂肪酸、添加糖、鹽分的攝取。WHO 建議,飽和脂肪酸和添加糖的攝取量應各自限制在每日總熱量攝取的 10% 以內;食鹽則應該在每日 5 克以內,會對減重及預防疾病有幫助。

四、均衡。均衡的意思是不要偏食,要儘量攝取各種各樣的食物,以確保身體得到豐富的營養。


參考資料:Dinu, M., et al. (2024). Comparison of Modern-Millennial Diets. In: Bray, G. A., Bouchard, C. (eds) Handbook of Obesity. (5th Ed). Routledge.

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

叢發性頭痛



叢發性頭痛(Cluster headache)
是一種特殊的頭痛,與偏頭痛(Migraine)一樣屬於原發性頭痛,但有許多與偏頭痛不一樣之處。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叢發性頭痛吧。

「叢發性頭痛」屬於「三叉自律神經頭痛」(trigeminal autonomic cephalalgia, TAC)中最常見的一種,但其盛行率比偏頭痛少很多,大約是0.1% (全球盛行率大約每10萬人中有124)。叢發性頭痛好發於男性,男性患者為女性的4.3(偏頭痛是女性較多)。電影哈利波特(Harry Potter)的男主角丹尼爾・雷德克里夫(Daniel Radcliffe)就是叢發性頭痛的患者。

在致病機轉方面,叢發性頭痛與三個面向有關:(1)三叉神經血管系統,(2)三叉自律神經反射,(3)下視丘活化。這三個機轉也與叢發性頭痛的症狀有關:
(1) 三叉神經血管系統:造成嚴重的單側頭痛。
(2) 三叉自律神經反射:與自律神經症狀有關,包括眼睛結膜充血、流淚水、鼻塞、流鼻水、額頭及臉部腫脹/冒汗、瞳孔收縮、眼皮下垂等等。
(3) 下視丘活化:頭痛症狀的晝夜節律性(好發於晚上)與季節規律性(好發於春季、秋季)。 

叢發性頭痛之所以稱作「叢發性」,是因為頭痛往往連續發作數週至數月,稱為叢發期(cluster periods)或叢集發作(bouts)。頭痛經常突然發生,發作頻率從每兩天一次至每天八次不等。頭痛的嚴重度不輸偏頭痛,屬於重度或極重度的疼痛。若未治療,頭痛會持續15-180分鐘(此點與偏頭痛不一樣,偏頭痛痛起來通常持續4小時以上)。叢發性頭痛往往在每天的同一時間發生,且好發在晚上,這暗示著叢發性頭痛的「晝夜節律性」。叢發性頭痛發作時,患者經常會躁動、坐立不安、來回踱步、走來走去(偏頭痛患者一般會躺著休息不想動,越動只會越痛)。因此頭痛發作時的動作表現,有助於我們區分叢發性頭痛與偏頭痛。

因為叢發性頭痛的晝夜節律性與下視丘有關,臨床上若是初診斷的叢發性頭痛,醫師一般會安排腦部磁振造影(brain MRI),以排除次發性頭痛的可能,其中包括泌乳激素瘤(prolactinoma)、頸動脈剝離(carotid dissection)、和動靜脈畸形(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)等。叢發性頭痛的治療選擇,包括有急性治療、過渡性預防用藥、維持性預防用藥,口服藥物之外,也有氧氣、類固醇注射阻斷,及儀器治療等。

叢發性頭痛幾乎都是單側頭痛,比例上比偏頭痛還多,因此不是痛半邊頭就等於偏頭痛,如果還伴隨自律神經症狀、躁動不安,且經常在晚上發生,就要考慮叢發性頭痛的可能性。若有長期頭痛困擾,請找神經內科醫師診治,以協助您找出頭痛原因、改善頭痛問題。

 

# 參考資料:
1.     台灣頭痛學會。2022 台灣叢發性頭痛治療準則。
2.     台灣頭痛學會。2022 台灣頭痛學會民眾衛教手冊。
3.     國際頭痛疾病分類第三版。

  

# 關鍵字:
叢發性頭痛、頭痛、自律神經、晝夜節律性、躁動不安、腦部磁振造影、治療、預防、Cluster HeadacheAutonomic Nervous SystemCircadian RhythmAgitationBrain MRITreatmentPrevention